圖片新聞
|
食品安全防護倡議來源:學校食堂作者:王文振瀏覽數(shù):5次
![]() 在全市食品安全周到來之際,學校向全體教職工、學生及家長發(fā)出切實做好食品安全防護的倡議,進一步推進學校食品安全守護行動,共創(chuàng)食安新發(fā)展、共享美好新生活。 學校現(xiàn)向全體師生及家長推薦下面3篇文章。通過閱讀3篇文章,進一步促進師生及家長的食品安全知識學習,增強自身食品安全防護意識。 鏈接1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4ghOwx_eG2VDtULJuQMHXQ 新鮮出爐!一圖讀懂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摘要 2022年4月26日上午,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發(fā)布會在京舉行。 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提煉出了平衡膳食八準則: 一、食物多樣,合理搭配; 二、吃動平衡,健康體重; 三、多吃蔬果、奶類、全谷、大豆; 四、適量吃魚、禽、蛋、瘦肉; 五、少鹽少油,控糖限酒; 六、規(guī)律進餐,足量飲水; 七、會烹會選,會看標簽; 八、公筷分餐,杜絕浪費。 ![]() ![]() 鏈接2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dWqp1GpMkVInZJFW55y4yg 《中國學齡兒童膳食指南(2022)》核心推薦![]() ![]() 學習食物營養(yǎng)相關知識。認識食物,了解食物與環(huán)境及健康的關系,了解并傳承中國飲食文化;充分認識合理營養(yǎng)的重要性,建立為自己的健康和行為負責的信念。 主動參與食物選擇和制作。會閱讀食品標簽,和家人一起選購和制作食物,不浪費食物,并會進行食物搭配。 家庭和學校構建健康食物環(huán)境。除提供平衡膳食外,還應通過營養(yǎng)教育、行為示范、制定食物規(guī)則等,鼓勵和支持學齡兒童提高營養(yǎng)素養(yǎng)并養(yǎng)成健康飲食行為。 吃好早餐,合理選擇零食,培養(yǎng)健康飲食行為 清淡飲食、不挑食偏食、不暴飲暴食,養(yǎng)成健康飲食行為。 做到一日三餐,定時定量、飲食規(guī)律。 早餐食物應包括谷薯類、蔬菜水果、動物性食物、以及奶類、大豆和堅果等四類食物中的三類及以上。 可在兩餐之間吃少量的零食,選擇清潔衛(wèi)生、營養(yǎng)豐富的食物作為零食。 在外就餐時要注重合理搭配,少吃含高鹽、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。 天天喝奶,足量飲水,不喝含糖飲料,禁止飲酒 天天喝奶,每天300ml及以上液態(tài)奶或相當量的奶制品。 主動足量飲水,每天800~1400ml,首選白水。 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,更不能用含糖飲料代替水。 禁止飲酒和喝含酒精飲料。 多戶外活動,少視屏時間,每天60分鐘以上的中高強度身體活動 每天應累計至少60分鐘中高強度的身體活動。 每周至少3次高強度的身體活動,3次抗阻力活動和骨質(zhì)增強型活動。 增加戶外活動時間。 減少靜坐時間,視屏時間每天不超過2小時,越少越好。 保證充足睡眠。 家長、學校、社區(qū)共建積極的身體活動環(huán)境,鼓勵孩子掌握至少一項運動技能。 定期監(jiān)測體格發(fā)育,保持體重適宜增長 定期測量身高和體重,監(jiān)測生長發(fā)育。 正確認識體型,科學判斷體重狀況。 合理膳食、積極身體活動,預防營養(yǎng)不足和超重肥胖。 個人、家庭、學校、社會共同參與兒童肥胖防控。 ![]() 鏈接3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QaseefKgSOv3wPL4pGi_nw 科普 | 這6種食物可能暗藏“毒素”,卻是餐桌上的??停M憧梢园踩荛_~俗話說“民以食為天”,食物是我們生命活動的供能源泉,但也有一句話叫“病從口入”,所以食物的安全問題至關重要!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,細菌繁殖加快、食物更易變質(zhì),一些常見的食物若不小心吃錯,很可能出現(xiàn)“上吐下瀉醫(yī)院一日游”,嚴重的可能還會危及生命! 泡發(fā)過久的木耳 黑木耳是很多家庭餐桌上的???,它不僅營養(yǎng)價值高,含有蛋白質(zhì)、鈣、鐵、磷、纖維素、膠質(zhì)、多糖等營養(yǎng)素,而且不論是涼拌還是小炒都非常美味。不過,久泡的木耳卻可能產(chǎn)生一種叫做米酵菌酸的毒素。 它可是個狠角色: (圖片來源于網(wǎng)絡截圖) 3月29日,浙江杭州一位王大媽吃了浸泡2天的黑木耳,食用后1小時王大媽出現(xiàn)腹痛等癥狀,但并沒放在心上。 次日早晨便出現(xiàn)昏厥,家人發(fā)現(xiàn)后迅速將其送醫(yī)救治。經(jīng)檢查,王大媽肝腎功能惡化,需進行腎臟透析,經(jīng)醫(yī)護人員搶救,好不容易脫離生命危險。 ①極耐高溫、難溶于水。食物一旦被污染,120℃ 下處理1小時仍可保持毒性。 ②毒性強。人體攝入后,初期可能會有惡心、嘔吐、腹瀉、頭暈、全身無力等癥狀,嚴重的可能出現(xiàn)嘔血、血尿甚至休克昏迷,同時肝、腎、腦等各個臟器都會有所損壞。 由于沒有特效解毒藥物,中毒后只能通過血液凈化、抗毒抗菌來治療,因此兒童、老年人、體弱者患病率和死亡率更高。 除了久泡的木耳,薯類制品(馬鈴薯粉條、甘薯面、山芋淀粉等);谷類發(fā)酵制品(發(fā)酵玉米面、糍粑、醋涼粉、河粉、粿條、濕米粉等)若儲存不當,也可能產(chǎn)生米酵菌酸毒素。 小貼士:發(fā)酵的米面食品、淀粉食品放置的時間不要過長;銀耳、木耳等食材可以冷藏泡發(fā),減少微生物污染的風險,一旦發(fā)現(xiàn)有異味,立即扔掉。 沒炒熟的四季豆、扁豆 四季豆、扁豆等豆類現(xiàn)在都大量上市了,但若未煮熟,可能會存在危險——在《向往的生活》中,宋丹丹和黃老師就曾因午間食用了沒煮熟的豆角,半夜上吐下瀉。 豆類食物若未煮熟,其中含有皂素和植物凝集素等有害物質(zhì),尤其豆角兩頭、莖部含量最多,相對而言毒性也就更大,誤食會讓人出現(xiàn)惡心嘔吐、腹痛腹瀉、頭暈心慌、胸悶出汗、四肢麻木等癥狀。 處理這些豆角類時,豆角的兩端、邊上的莖絲都該去掉,并且炒菜時不要過分貪圖脆嫩的口感,應該炒到顏色全變、聞著沒有明顯豆腥味的時候,才出鍋。 發(fā)苦的瓠子 大家都知道夏季適合吃一些苦味食物,有助于清熱、降心火。但如果有些蔬菜異常發(fā)苦,就要當心了,比如瓠子。 瓠子是一種葫蘆科的蔬菜,正常情況下它是無毒也不苦的,但由于基因突變、種植環(huán)境不佳等原因,它會產(chǎn)生發(fā)苦的毒性物質(zhì)——葫蘆素。 研究表明,目前已知的葫蘆素有20多種,毒性有強有弱,食用后,可造成上吐下瀉、毛發(fā)脫落的癥狀,還可能伴有消化道出血、肝腎功能損害等情況,嚴重的則會致死! 而且,葫蘆素不同于四季豆的毒性物質(zhì),在充分加熱后會失活,葫蘆素頑固得很,加熱并不能改變它們的結構。 在這里就提醒您:無論是自家種的還是市場上買來的瓠子,可以切開瓜蒂舔一下,如果有苦味就不要再吃了(稍微舔一下不會危害健康)。 如果是炒熟之后才發(fā)現(xiàn)瓠子發(fā)苦,不要怕浪費,趕緊倒了不能再吃了。記得盤子也要好好清洗,避免有毒物質(zhì)殘留。 發(fā)芽變綠的土豆 正常成熟的土豆中龍葵堿含量極低,對人體無害,而當土豆一旦開始發(fā)芽、變綠,就會產(chǎn)生大量龍葵堿,其含量可以達到正常土豆中的50倍。 龍葵堿不僅對腸胃有較強的腐蝕性,還有中樞麻痹和溶血的作用。誤食后,可能會有口干發(fā)麻、惡心嘔吐、腹痛腹瀉等急性腸胃炎癥狀,嚴重時還會出現(xiàn)發(fā)熱、呼吸困難、抽搐等癥狀。 因此綠皮、沒熟、發(fā)芽的土豆盡量別吃了,挖去芽眼也不敢保證一定安全。 醉蝦、醉蟹、生腌 醉蝦、醉蟹是上海及寧波一帶的名菜,將活的河蝦用酒腌“醉”即可食用;潮汕生腌則不加酒,只需用醬油為底,加入蔥姜蒜、辣椒、魚露、芫荽、麻油等腌制上一陣即可開吃。 但這兩種吃法接近于生吃,很容易感染寄生蟲。如常見的肺吸蟲、肝吸蟲,可寄生于淡水螺、貝類,以及淡水蟹等中,一旦進入人體,會在各個臟器間游竄,所到之處皆可引起各個臟器的急性炎癥,積液、膿腫、出血,甚至穿孔、致癌等。 因此,水產(chǎn)類的最好還是充分加熱、做熟吃更安心~ 溏心蛋 很多人都喜歡吃溏心蛋、生雞蛋,認為這種雞蛋口感嫩、更營養(yǎng)。但專家表示,吃半熟蛋有細菌感染風險。 雞蛋殼上有氣孔,很可能受到細菌、寄生蟲的感染,特別是存放時間較久時。食用生雞蛋或是半熟蛋時可能引起細菌性中毒,沒必要冒這個風險。 而且,生雞蛋營養(yǎng)不如熟蛋。生雞蛋中有一種抗胰蛋白酶的物質(zhì),它會阻礙雞蛋中蛋白質(zhì)的吸收;再者生雞蛋中有阻礙維生素B7吸收的成分。 如果實在喜歡吃生雞蛋,可以買無菌蛋。 “食材并無好壞之分”,正常情況下這些食材都可以食用,但要吃對,避開食用誤區(qū)~ ![](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