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片新聞
|
葉嘉瑩事跡心得體會作者:張夢影瀏覽數(shù):3次
90年代,葉嘉瑩就將從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得來的半數(shù)退休金贈與南開大學,設立了“永言”獎學金和“葉氏駝庵”獎學金。意在激勵學生研習古典詩詞,更好地傳承下去。而她自己的生活,過得卻極其簡單樸素。丈夫故去,女兒遠在加拿大。葉嘉瑩的生活簡單到,一個人,一簞食,一瓢飲。學校講臺上面對百千學生,回到家里孑然一人??柿俗约簾I了自己做飯。芹菜、蠶豆、彩椒,配一碗米,就是一頓午飯。再多加一碗番茄蛋花湯,都算調(diào)劑。十年前,葉嘉瑩不小心滑倒,鎖骨摔斷。這才請來一位保姆,也只是定時來做做飯、打掃打掃衛(wèi)生。這樣的生活,有人覺得匪夷所思,葉嘉瑩卻過得怡然自得。 70年代后,定居加拿大的葉嘉瑩以探親名義回到中國。她欣喜地看到,即便國家遭受劫難,人民依然會選擇用詩歌表達情感。詩歌不死。這個信念支持著她一直在國內(nèi)找尋古典詩詞教學的途徑。葉嘉瑩教授學術報告講義她在加拿大請求一年休假,只拿60%的薪水。葉嘉瑩用這一年假期,輾轉(zhuǎn)國內(nèi)各地,沒有任何報酬,只愿更多的人可以體會到詩詞的魅力。 加拿大的朋友們不能理解她的選擇,因為只要她這一年不歸國講學,一部著作又將問世。但她毫不在意。她在自己的紀錄片中說,我這個人,一輩子其實從來沒有追求過名利?!笆q就開始作詩,到四十歲沒有出詩集。我就不想馬上就出什么名,我也不想做個學者,寫出什么了不起的文章來。我的重點是傳承,我就教大家吟詩,我應該把這個傳承下去。為了傳承,成為朋友口中的‘苦行僧加傳道士’又如何?”她對生活的選擇與她的成就毫不對等。但她只是知道,好的東西,就要不遺余力地傳承下去。 學生席慕蓉評價她講課,“她介紹李白的時候,李白就驕傲的出來了,她介紹杜甫老年的詩歌時,杜甫就真的老了?!敝钡浇袢?,她也不曾坐著講課。只要在講臺上,她永遠是站立姿態(tài)。傳道、授業(yè)、解惑。有主持人曾經(jīng)問她:“這心里面有詩,和心里面沒詩過一輩子,有區(qū)別嗎?”葉先生回答:“在懂得詩的人來說,你懂得詩跟不懂得詩,這一輩子是很不一樣的?!薄八粫刻炜偸菫榱俗非蟋F(xiàn)實的那一點金錢或事什么東西而匆忙,還以為是得意,還以為是聰明,而丟掉了人生最寶貴的價值。” 一個純粹的人,一個致力于詩歌傳承的人,一個精神上偉大的先生,將永遠照亮我們前行的路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