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片新聞
|
師德建設教育月活動心得體會——尹連富作者:尹連富瀏覽數:5次
我們學校于9月份在全校教職工中開展了以“抓好疫情防控,踐行師德師風”為主題的師德建設教育月活動。本次師德建設教育月活動共分為三個階段:第一階段:加強學習,凝聚思想共識。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;學習《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》;學習教育家于漪、朱小蔓和“時代楷?!秉S大年的先進事跡。第二階段:“對標桿、找差距”,開展師德師風大討論。在第一階段學習基礎上,開展師德師風大討論。每名教職工均要交流發(fā)言,講認識,談體會,找差距,定措施。第三階段:宣講交流,提升師德師風水平。級部、處室要在學習、交流、討論基礎上,深度挖掘本單位的先進典型,推薦好宣講人。通過宣講交流,讓身邊的典型帶動感召更多教職工,進一步營造崇尚先進、學習先進、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。通過本次師德建設教育月活動的組織,使我感悟體會頗多: 一、愛崗敬業(yè)、奉獻教育是師德的基本要求 教師的職業(yè)有苦也有樂,只有愛崗敬業(yè),教師才能積極面對自身的社會責任和社會義務,才能自覺、不斷地完善自我,才能在教育活動中有所收獲。教師不僅僅是在奉獻,而且同樣是在汲取,在更新,在升華。教師要付出艱辛的勞動,但是苦中有樂,樂在其中。教師最大的樂趣就是照亮了別人,充實了自己。有了這種成就感、幸福感,千千萬萬的教師不辭辛勞地為教育事業(yè)奉獻。 二、熱愛學生、教書育人是師德的核心 熱愛學生,了解學生,循循善誘,不歧視學生,建立民主平等、親密的師生關系,做學生的良師益友。教師對學生的愛,是師德的核心。教師對學生的愛,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、無私的、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。這種愛是神圣的,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。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,就會“親其師”,從而“信其道”,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,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。 三、更新觀念、努力創(chuàng)新是師德的新發(fā)展 要從以“教”為出發(fā)點轉變?yōu)橐詫W生的“學”為出發(fā)點,教為學服務,教不是統(tǒng)治學生學、代替學生學,而是啟發(fā)學生學、引導學生學。課堂要成為學生學習的用武之地,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獲取知識、訓練能力、發(fā)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場所。教師應是教練員,不是運動員,要讓學生運用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,去學習、去實踐。 總之,在教育教學中,一切師德要求都基于教師的人格,為人師表是教師的美德。教師必須以身作則,堅持立德樹人,育人為本,始終不忘育人初心,牢記教育使命,努力爭做“四有”好老師。
|